四種意趣

四種意趣
﹝出阿毗達磨雜集論﹞ 〔一、 平等意趣〕, 意即心意, 趣即趣向。 謂菩薩於往昔因中, 修平等行, 而成正覺; 今於現世, 化諸眾生, 與昔無異, 是名平等意趣。 (菩薩, 梵語具云菩提薩埵, 華言覺有情。 ) 〔二、 別時意趣〕, 謂眾生現世修習淨業, 求生極樂世界者, 命終皆即往生, 得不退轉, 蓋現種是因, 則在他時成熟, 是名別時意趣。 〔三、 別義意趣〕, 謂一切法無有自性, 不可執文取義, 當離文字相, 別求義趣, 是名別義意趣。 〔四、 眾生意樂意趣〕, 菩薩見眾生修得一善者, 讚歎其善, 增彼勇猛; 見多貪者, 讚歎佛土清淨殊勝, 除彼貪欲; 見懈怠者, 讚歎諸佛精勤不息, 除彼懈怠。 皆令心生信樂, 發其趣向, 是名眾生意樂意趣。
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

Игры ⚽ Нужен реферат?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